許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北緯33°42′~34°24′,東經113°03′~114°19′,面積4978.83平方公里。東鄰周口市,南界漯河市,西交平頂山市,北接鄭州市,東北與開封市毗鄰。許昌交通便利,市區距省會鄭州80 公里,距新鄭國際機場50 公里,311 國道、地方鐵路橫穿東西;京廣鐵路、京港澳
2021年,許昌市轄魏都、建安2個區,禹州、長葛2個市和鄢陵、襄城2個縣;15個鄉、60個鎮和32個街道辦事處;1600個村民委員會,923個居委會;11832個村民小組。
2021年底,許昌市常住人口438.2萬人,城鎮人口239.2萬人,鄉村人口199萬人,城鎮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城鎮化率)為54.58%。全市有41個少數民族,7.5萬多人,其中95%以上是回族。少數民族萬人以上的縣(市)2個,民族鄉(鎮)3個,民族聚居村(社區)57個,民族中小學22所。全市
許昌,又稱蓮城,位于河南省中部,下轄2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2個縣及3個功能區??偯娣e4979平方公里,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38.2萬人。是中原城市
群、中原經濟區核心城
市之一。
許昌地處“中原之
中”,交通便利,境內“四站一港”零距離換乘中心基本建成,鄭許市域鐵路即將全線開通,形成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城際鐵路、航空為一體的快捷交通體系。
許昌市自然環境比較優越。氣候特征許昌市屬北暖溫帶季風氣候區,熱量資源豐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因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多旱、澇、風、雹等氣象災害。全市四季氣候總的特征是:四季時間長短基本相同。春秋兩季各2個月左右,夏季不足4個月,冬季長達4個半月。各季開始時間為:春季在3月27日,夏季在5 月
許昌市西部為低山丘陵,最高海拔1150 米;東部為淮海平原西緣,最低海拔50 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自西北向東南緩慢傾斜。地貌景觀呈東西向分帶,按地貌成因及形態組合,可分為平原、山地和崗地三大類。平原面積3638 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積的72.81%;低山丘陵主要分布于禹州市西北玩花臺至扒村及西部磨
許昌市自然資源比較豐富。礦產資源許昌市境內已知礦藏,主要有煤、鋁土、鐵、硅石、耐火黏土、石灰巖、大理...
全市土地總面積4978.83平方公里。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面積375畝;500~1000米的低山面積30.66萬畝,...
許昌市水資源先天不足,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701毫米,本地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88474萬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約...
許昌市境內經普查有維管束植物124科、411屬、719種,其中:野生植物448種,栽培植物271種。按自然森林植被...
許昌市動物區系屬于華北區的黃淮平原亞區,按河南省動物區劃屬于豫東北平原動物地理省和西崤山山地黃土丘陵...
近年來,許昌以“城鄉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試驗區”建設為引領,把文明城市創建作為推動高...
2017年10月27日,國家住建部正式發文,命名我市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這標志著我市...
2009年1月3日,省衛生廳副廳長黃瑋代表全國愛衛會向李亞市長頒授了“國家衛生城市”匾...
2007年5月10日,許昌市被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頒牌...
2004年12月20日許昌市接到文化和旅游部《關于命名蘭州等23個城市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2010年9月6日上午,第十屆中原花木交易博覽會在鄢陵國家花木博覽園開幕。開幕式上,許...
許昌古稱“許”,源于堯時,高士許由牧耕此地,洗耳于潁水之濱而得名。
夏朝:夏朝曾建都陽翟(今許昌禹州)。
商朝:許地分布的諸侯國和部落有歷(今禹州市境內)、有熊氏(今長葛市境內)、昆吾(今建安區境內)、康(今禹州市境內)。
西周:許地分布的諸侯國和城邑有:歷(今禹州市境內)、康(今禹州市境內),許(今建安區張潘鄉古城村一帶)、鄢(今鄢陵縣彭店鄉古城)等。
春秋:許地先后為鄭、楚所據。
戰國:許地分屬韓,魏、楚。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將內史騰攻韓,擄韓王,盡納其地,置潁川郡,治陽翟(今禹州市)。
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析許縣,置潁陰縣(今許昌市區)。許縣、潁陰縣,陽翟縣,長社縣(治所在今長葛市老城),鄢陵縣(治所在今鄢陵縣城西北古城村)、襄城縣均屬潁川郡。
新:潁川郡改為左隊,陽翟縣改為潁川縣,鄢陵縣改為左亭并入許縣。許縣、潁陰、長社、潁川等縣屬左隊。
東漢:左隊復為潁川郡,屬豫州。許縣、潁陰縣、長社縣、鄢陵縣、陽翟縣等屬潁川郡。建安元年(196年)八月,獻帝遷都許縣(今許昌縣張潘故城)。
三國:魏稱潁川郡,屬豫州,許昌縣、潁陰縣、鄢陵縣、長社縣等皆屬潁川郡。許昌為魏五都之一。魏黃初二年(221年),文帝曹丕以“漢亡于許,魏基昌于許”,改許縣為許昌縣。